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联系我们 你好,欢迎光临六盘水市第一中学官方网站!

教学赢在课改,管理重在落实 ——忻州一中吕羡平副校长受邀赴六盘水一中开展 高效课堂,教学管理培训活动

发布时间:2020-12-09 来源:六盘水市第一中学 阅读次数: +放大 -缩小

教学赢在课改,管理重在落实

——忻州一中吕羡平副校长受邀赴六盘水一中开展

高效课堂,教学管理培训活动


2020年12月7日下午,六盘水市第一中学迎来了本校新一任校级领导班子上任后的首个盛大教改活动——“高效课堂,教学管理”培训会。担任培训活动的主讲老师是来自课改名校山西忻州一中的副校长、全国特级教师、山西省课改专家吕羡平老师。市一中校长许路林亲自安排部署本次培训活动,分管“三教”的杨兆明副校长主持培训会。市一中高中九大高考学科和初中九大中考学科老师以及市一中党建联建的六盘水外国语学校的学科骨干教师和管理干部共计380余人参加培训会。

图片1.png

图为:高效课堂座谈会现场

座谈会很接地气

为了充分调动老师们的参与热情,提升培训效度,培训会前安排了一个由分管教学教研领导、业务科室主任、年级教学主任和教备组长参加的座谈会。座谈会由教研处主任曹清义主持,采用圆桌座谈,交流课改困惑和教育教学管理等问题。座谈会上,六盘水市一中校长许路林首先代表学校致欢迎词。许校长以他特有的幽默和热情欢迎来自课改名校忻州一中的课改名家吕羡平老师以及六盘水外国语实验学校的罗自来校长一行,感谢忻州一中近年来给六盘水市一中提供的高端学习平台和优质教育资源,并希望和忻州一中结成更加紧密的伙伴关系,在六盘水市一中谋求学校复兴的道路上得到他们更多的帮助和指导。接着,出席座谈会的其他领导纷纷发言,表达了对教育教学的理解、期望或困惑。针对市一中初中执行副校长提出了“先学后教”课改的困惑,市一中高中教务主任杨清云提出的在教学常规管理中遇到的棘手问题,以及市一中高中教研处主任曹清义提出的有效课堂改革的困局等问题,吕羡平老师以课改领航人和实践者的独特视觉,一一给予回应和化解。1个小时的座谈显得轻松、愉快又不失思想碰撞,很多与会同志只能将提前准备的问题带到培训会去求解。

图片2.png

图为:吕羡平副校长回答许路林校长的问题

培训会让人震撼

下午3:30,市一中杨兆明副校长把重量级主讲嘉宾吕羡平老师介绍给参训人员后,培训会正式在六盘水市一中狮山讲堂开始。2个小时的培训会现场,时而鸦雀无声,时而掌声雷动,时而惊叹不已,时而陷入沉思......老师们的心第一次如此集体性的被吕校长本人和忻州一中的教育故事、课改精神和管理方法深深吸引,甚至被俘获。

薄弱学校不能以生源差为挡箭牌。讲座从展示忻州一中课改成绩开始,忻州一中虽然是一所百年老校,但地处山西省一个经济人口都不发达的五六线城市,经过忻州一中几代人的不断探索求变实践,发展成为山西省前三甲的优质名校。不仅如此,学习借鉴了他们课改方法的全国多所学校也在短期类实现自身的跨越发展。这不得不引起大家重新认真审视一个问题:生源真的决定一切吗?课改究竟有没有必要?吕校长说,事实面前,生源差不再是保险的挡箭牌;课改不仅重要,而且迫切,尤其是老学校,没有课改,就没有出路。图片3.png

图为:市一中杨兆明副校长主持培训会

只有理念的自觉与自信,才有实践的自觉与自信。进入课改环节,吕校长一句“这个世界正严酷惩罚不改变的人”说到了老师们的心坎上。个人的事业发展是如此,做企业也如此,搞教育更是如此。整个课堂教学改革环节,老师们应该不止一次审视自己的课堂,拷问自己的灵魂,“满堂灌”的课堂是否真的有效?我们有时是不是在认认真真做无效的事?我的课堂存在“三无”现象吗?还能继续抵制学校课改吗?......

高效课堂没有模式,但不排斥模式。高效课堂环节,吕校长用事实、数据和具体方法向老师阐明一个道理:让学生真正动起来的课堂才是高效课堂。获得山西省首个课改特等奖的忻州一中“三大步”教学法,就是实实在在的让学生动起来的教学方法,起名为“三大步”,是遵循了教学的基本步骤,教学不就是把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环节抓准抓实吗?从高一新生录取发放通知书开始,到高一高二短假长假,到高三零轮一轮复习,如何设计辅导安排预习,如何跟踪督促检测预习效果,吕校长把这一操作的方法与过程,目的与结果展示得清清楚楚,如同剥笋子一样层层剥开,一览无余。课前自主预习、课中合作探究、课后测标补标是“三大步”教学法的基本步骤,“自主、合作、探究”是其核心理念,“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是其本质原理,提升教学效率,培养创新人才是其根本目的。十多年来,全国各地教育改革风起云涌,教学模式层出不穷,但“三大步”教学法在忻州一中的受欢迎度和重视度不减反增,在不断改进的基础上焕发出更加强大的生命力,足以证明这一方法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图片4.png

图为:吕羡平副校长在授课

精准教研是课改的前提。当吕校长说道:忻州一中要求一个备课组必须用同一个课件时,现场很多老师似乎有些不服。因为教无定法,每一个老师都有自己的教学风格嘛。再说学生水平参差不齐,显然是违背因材施教教育规律的荒唐之举呀。但吕校长补充解释道:教无定法,但教学有法。一个备课组用同一个课件,咋看似乎不科学,但这个课件是全学科组精心设计,反复研讨和改进的精品课件,是集体智慧的结晶,针对不同的学生,老师们稍加增减,远远比那种“三无”的随意课堂强百倍。细想也是,如果我们真正用心去参与打磨出的精品课件,老师对这个知识点的准备是较全面和深入的,对课标和考点的把握也不会出现大的偏颇,这样是不是会避免很多无效浪费呢?

目标引领,精准引导,对标前行。吕校长谆谆告诫,做老师千万不要忽视自己的作用,老师不仅是学生成长的引航人和人生导师,还可能是学生的人生贵人,所以一定要帮助学生树立人生目标,从每一次考试开始,给学生精准的定位,不要浪费每次考试给学生的危机。危机既是险境,也是机会。最后吕校长以“为千万学生谋未来,为千万家庭谋幸福”重新定义为老师的初心和使命结束本次讲座。

培训后余热未减

2个小时培训会,给老师以思想和智慧的启迪,方法和思路的引导,是一次触动心灵,拷问灵魂,引发深思的培训。培训会结束后,很多老师,包括老教师,积极给学科组和学校领导建言献策,认为忻州一中的方法值得深入学习研究和借鉴推广。

课改不是去折腾老师,折腾学生,而是新的人才培养的需要,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更好的遵循教育规律,和提升教与学效率的需要。正如杨兆明副校长总结时说:但愿这次有高度、有深度,有温度,极具实操性的培训能够点燃一中课改的火焰。是的,这次培训是一次更新观念、统一思想的培训,“以生为本,以学定教”观念已初入人心,课改的号角已经奏响,必将引领一中在全校范围内来一场“先学后教”的课堂革命。 

图片5.png

图为:参加活动核心成员合影